郑州2024年11月23日
妇科肿瘤规范化诊治管理分会2024年年会暨MTB模式下妇科肿瘤精准治疗研讨班举办
2024-11-14,00:00 来源:letou备用线路 (15)
字号调整A+ A A-
手机阅读本文

11月9日至10日,由letou备用线路妇科肿瘤规范化诊治管理分会主办,河南省肿瘤医院承办的letou备用线路妇科肿瘤规范化诊治管理分会2024年会暨MTB模式下妇科肿瘤精准治疗研讨班在郑州举办。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鹏,letou备用线路副秘书长周雯,妇科肿瘤规范化诊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王莉,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科副主任陈红敏等出席开幕式。


张鹏副院长在致辞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医院积极开展肿瘤临床的科研转化,构建覆盖全省的肿瘤防治体系。强调医院要聚焦新发展,开创新格局,开发新思路,大力推进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王莉主委在讲话中表示,分会在全体委员共同努力下,搭建平台认真落实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针,开展阴道镜和腔镜培训,发展科普事业,推进经验交流致力于推进全省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为我省妇科肿瘤规范化诊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周雯副秘书长在讲话中强调,分会要持续加强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学习新技术,提升妇科肿瘤诊治管理水平,保质保量完成政府交办的重大民生任务。


学术交流 精彩纷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陈晓军教授以《分子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保育治疗中的价值》为题进行精彩讲授,她强调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质控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指南、共识和研究对分子分型及其他分子检测方法、适用范围和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等方面指出分子分型检测在遗传性子宫内膜癌保育治疗中具有协助诊断、筛查、判断预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等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刘开江教授再谈妇科肿瘤前哨淋巴结应用的进展》为题进行授课,指出应深刻理解淋巴结清扫术对妇科肿瘤治疗的意义。从子宫内膜癌的角度对淋巴结切除的问题、荧光双染色(ICG联合纳米碳)前哨淋巴结SLN技术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SLN取得的临床研究结果获益及SLN在临床应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晶教授以《妇科肿瘤腹腔热灌注治疗临床应用指南》为题进行授课。讲解了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获益证据及新进展,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患者的“HIPPEC中国模式”,要点包括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物种类选择、药物剂量、灌注温度、治疗安全性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宁教授带来《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及质控指标解析》的分享,李宁教授着重强调CSCO指南联动质控体系推动卵巢癌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的核心作用。详细解读了中国卵巢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细则,结合指南更新明确强调全程管理中初次治疗的重要性及复发治疗的个体化。


河南省肿瘤医院陈红敏教授带来了关于《河南省卵巢癌质控指标评分细则》的精彩演讲。详细解读了河南省卵巢癌质控指标评分细则的十三项指标,包括初始治疗前病史采集及辅助检查完成率、MDT的比例、病理学诊断率、新辅助化疗规范率、手术记录规范率、病理报告完整率、术后分期率、肿瘤分子检测的比例、一线辅助治疗规范率、一线辅助治疗不良反应评价的比例、一线维持治疗规范率、随访率等。


安阳市肿瘤医院林丽红教授分享了一例多次复发的卵巢癌的病例。患者经历了新辅助化疗及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三次复发期间进行了多次减瘤术、PARPi维持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的高庆蕾教授讲解了《卵巢癌单病种质量控制》。包括卵巢癌质量控制专家体系的搭建,单病种质控国家-省-地市三级肿瘤中心质控建立等。详细解读了卵巢癌单病种质控的十三项指标,以指导卵巢癌标准规范的诊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的康玉教授以《遗传性卵巢癌基因检测报告解读》为题,告诉我们遗传性卵巢癌是可防可治、可不遗传的,基因检测与正确解读至关重要。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遗传性肿瘤的基本概念、遗传性卵巢癌的基因检测方式选择、基因检测报告解读及误区、临床意义不明基因变异(VUS)的处理。


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科王莉教授以《低侵袭性子宫内膜癌分子特征及预后》 为题进行授课,结合2023年FIGO分期介绍了目前非侵袭性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随后详细分析了2022年ESMO和2024年NCCN指南针对早期非侵袭性子宫内膜癌的术后治疗的分歧,指出了分子分型在指导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性。


首安阳市肿瘤医院妇科张晶晶教授分享了一例罕见腹壁透明细胞癌病历,该患者以腹壁肿物首发,初次病理考虑为子宫/附件来源的浆液性癌,经6周期含铂化疗后仅3个月复发,复发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基因检测提示:PIK3CA突变丰度35.26%TMB 10.6MSSpMMR。后行吉西他滨单药化疗6周期,随访7个月肿瘤评估为CR该病历为少见且治疗成功的病历


许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郑幸雨教授分享了一例《子宫内膜样腺癌(KRAS突变型)诊疗中面临的困惑与思考》,该患者经全面分期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样癌IIC期(CN-L,KRAS突变),术后接受了化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化疗的治疗方式。


河南省肿瘤医院张烨教授分享了一例伴有TP53突变的MMRd型子宫内膜样癌病历,该患者具有Lynch综合征家族史,基因检测结果:TCGA分型为高拷贝型、MSH6胚系突变、TP53体系I类变异。MMR蛋白检测结果:MSH6缺失。进而提出了子宫内膜癌多分子特征谱病例的诊治困惑,随后通过对文献的调阅及解读,讲解了多重分子特征谱MMRd-p53型的临床特点、分子病理学特点、以及分子分型对后续治疗指导。该病历是对遗传性肿瘤从基因检测中获益的典型证据。


河南省肿瘤医院谢冰莹教授分享了《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诊治进展》,她介绍了一例术后诊断为FH缺陷的子宫平滑肌瘤的年轻病例,详细讲解了该病的发病机制、遗传学、形态学、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认为对于所有已知存在FH突变的患者以及怀疑存在FU突变的患者,都应进行分子遗传学筛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刘从容教授以《POLE突变亚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难点解析》为题,对POLE相关的多重分子谱子宫内膜癌进行讲解。对POLE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并介绍了POLE突变亚型子宫内膜癌命名由来、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指出POLE突变为驱动突变,其突变特征为错义突变,为单碱基替换。并对多重分子特征子宫内膜癌进行解读及生信分析再分类。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继红教授以《子宫肉瘤的淋巴结清扫:弊大于利》为题进行授课,介绍了子宫肉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理学分类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预后。



版权所有:letou备用线路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14627号-1豫卫网审[2011]第116号 技术支持/ 铭成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