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发布活动在武汉举行,河南省共有7名医务工作者获评这一殊荣。其中,letou备用线路乔伍营、郑福增2人上榜。
经过广泛推荐、网络点赞、审核评议等程序,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出300名抗疫特别人物,其中河南7人上榜,分别为:
冯石献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党支部副书记、综合室主任
邵青青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急诊科护士长
乔伍营 河南省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副书记、主任
赵 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张卫青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
郑福增 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
许奎民 河南济源邵原镇称弯村卫生室村医
其中,乔伍营是letou备用线路常务理事兼急救分会主任委员,郑福增是letou备用线路理事。
“我们就是来打硬仗的,就是来吃苦的!”——乔伍营
2月11日晚的央视《新闻联播》,一名身着橘红色医护服、胸前挎着对讲机的中年男子身影,吸引住了亿万观众的目光。面对镜头,他说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们就是来打硬仗的,就是来吃苦的,不能给我们河南人丢脸,不能给我们河南广大医务工作者丢脸!”他,就是河南省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队长乔伍营。
在援鄂期间的乔伍营
郑州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是全国唯一的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今年51岁的乔伍营是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作为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他曾参加过汶川大地震救援和抗击非典疫情的两次“战争”,被誉为铮铮铁汉。
刚到武汉时,因物资短缺,队员们为了节约防护服,工作时都直接尿到裤腿里。晚上收队时,乔伍营在看到队员们脱防护服时尿液顺着裤腿往下流的一霎那,禁不住潸然泪下,哽咽着说:“我很感动,也很揪心。”
每天晚上,队员不归队,乔伍营就不睡觉。有一天凌晨三点多钟,最后一批队员返回驻地时,看到乔伍营还冒着严寒在路边张望,等候他们。队员们说:“那一刻,乔队长就像一位焦急等待孩子回家的老母亲。”
乔伍营在援鄂期间接受央视采访
到武汉一个月之后,乔伍营第三次和妻子进行视频通话,当时他泣不成声,一再叮嘱:“我在这一切都很好。你们不要对老母亲说啊。出来一个月我一个电话都不敢给她打,恐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现在死神在跟我们赛跑,实际上我们跟死神都是擦肩而过,让她知道太多的话会担心我们。”
这群舍小家、有大爱的人,在武汉战疫45天,出诊2835次,转诊4025个确诊患者,最多的一天安全转运321个患者,其中80%的是危重患者。
“抗疫,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郑福增
郑福增是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河南支援湖北第六批医疗队(首批中医医疗队)领队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负责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感控、护理、药事工作,他和队友们驰援武汉37个日夜,每天工作连轴转,吃饭都要挤时间,还要进入一线参与病人的查房、救治,一般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但郑福增却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郑福增
参与过2003年“非典”防疫的郑福增,今年58岁,但他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参与到了抗疫一线。他说,作为医务人员,这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同心抗疫,更应该站在前线和大家一起战斗,发挥中医药人的优势和力量。而说到驰援武汉,郑福增告诉记者,“当时是我主动向院长要求的。要按年龄上说,我已经58岁了,年龄偏大,但是我愿意带着大家去。”
郑福增在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工作照